壹念心理对谈刘丹博士:疫情导致了隔离,但也促进了关系的发展 – 壹念心理品牌官网
壹念心理对谈刘丹博士:疫情导致了隔离,但也促进了关系的发展
2024-01-24 10:38:20


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组织,也是联系最紧密的社会组织。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说,人活着的动力是为了寻求关系。那么,家庭中的关系就可以被理解为,最早也是最多影响一个人的环境,父母是最多最深影响一个人的客体。

近些年「原生家庭」成为一个被大众关注的焦点,关于原生家庭如何养育孩子,以及对孩子造成的各种影响等话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。

那么家庭是如何对每个家庭成员造成影响,家庭里的动力和模式又是如何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,一代代的传递和运转的呢?

12月27日,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博士、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心理系统督导师、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刘丹老师,共同聊一聊「疫情之下,中国式家庭的挑战及应对方式」。


No.1
疫情让我们隔离,
也让我们建立起了新的关系

壹念心理:在疫情下,当代的年轻人的婚恋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比如有一个演员叫朱珠,她曾表示疫情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,如果没有这场危机自己可能不会结婚生孩子,还独自一个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漂泊。是疫情,让她停下了脚步,可以和一个人发展一段深刻的关系。

但也有人说,在自己最青春年少的这几年,都被关在家里,无法出去交友,恋爱,表达着深深的遗憾。刘丹老师如何看待疫情对年轻人的婚恋观产生的影响?


刘丹:其实家长常常以为孩子不结婚、不恋爱或者不要孩子,是特别个人化的一个事情。实际上我们要把这些看起来是个人的事情,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里去看。

比如生育率、结婚率下降,它是跟经济快速发展,城市化进展加速是有关系的。得益于这种社会发展,人们跟别人都不用太联系,只是依靠外卖,依靠网络就可以独立生活得很好。当然它也会带来一些弊端,你跟你的邻居可能都不沟通,同样年轻人跟父母也会沟通越来越少。

但是最近几年我们的生活又面临着巨大的变化,那就是疫情的威胁。这个时候很多的防控措施导致人们彼此隔离,这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出门,有些东西就买不到了。

在这样的时刻,邻里之间能够快速地建立起新的亲密关系,从而使原来的人际关系壁垒被打破。这种关系,走出了原来的家庭关系,跟你附近的人,甚至包括同事、邻居都变得更亲了。这是一个大的社会发展。

回到我们个人来,我们明显地会感觉到,个体独立生存这样的一种状态被打破了。

比如感冒药,当你没有的时候,你可能有钱也买不了,但你的邻居可以帮你。像这样的情况,会让我们对人和人的关系有了重新的切身体会。甚至有的人好几天没吃的了,邻居给送东西吃,让他重新感到家的温暖。这样巨大的、深刻的和长远的影响,我觉得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。像刚才举例的朱珠,她作为现代人,作为一个明星,说出了很多人的感受。

在这一刻,人和人的连接是更亲密的,更被需要的,更重要的。我觉得疫情之后,人们会变得更珍惜生命,更珍惜亲人,更珍惜当下的时光,更愿意回家去看看。这是坏事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。

No.2
如何看待家庭中,
父母和孩子的边界感?

壹念心理:疫情让很多人都只能待在家里,父母不能上班,孩子不能上学,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迅速减少。同时,孩子上网课又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和烦躁。这时候,家庭中的边界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。刘丹老师如何看待在这个特殊时期的边界问题呢?
 
刘丹:疫情期间,的确在空间上父母和孩子太多的重合在一起。很多孩子上网课的时候,家人会跑到网课的镜头里,说我看看你到底在干什么;还有拿孩子的手机检查;孩子有些东西藏起来,父母就把它给翻出来,比如日记本,看看孩子写了什么。这些都是突破边界的事情。

但是边界感真的很重要。具体怎么做呢?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。记住这句话:孩子越小,独立的时间可以短一点,但是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,就一定给他独立的时间和空间。如果他有独立的房间,一定要在某些时候,他是可以被允许独自待在房间的。

有一些家庭觉得孩子不听话,不让他把门锁起来。这样只会适得其反,孩子越没有独立空间,越容易为了维护他的边界而反抗,从而产生更多问题行为。

即便是家里边没有特别多的空间,也仍然要准备一个角落,比如阳台。有些人就是想要安静一会而不被打扰,哪怕是挂个帘子,上面写「我想静静,其他人请勿打扰」都可以,都代表了对于个人边界的尊重。

壹念心理:经常会有家长这样问:你们总是在说要有界限,可是这个界限到底在哪里?为什么我学习完了,反而感觉怎么做都不对,深了不行,浅了不行。您能不能跟大家讲讲,如何界定这个界限,或者说,家长不清楚界限在哪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
刘丹:你像小孩子出生以后,爸爸妈妈都可以给他洗澡,每天给他按摩身体。但是他到了三五岁之后,异性的家长就不好再给他洗澡了。

很多孩子一般到了 10 岁左右,有的孩子更早, 7 岁左右,哪怕是同性的父母他也不允许碰,他来说我自己洗澡。这就是身体的物理边界

然后是心理的边界,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,每天有什么时间,有什么地点,是孩子不希望家长干预的,那这就是一个心理边界。

其次,父母要确保家里有一个地方,并且和青春期的孩子讲好,家里有什么地方是产生亲子冲突的时候,想要去躲进去,自己心情能好的地方。并且让孩子命名,比如安全基地、情感小屋或者安全岛。但同时也要设立一个时间的边界,就是你待多久就要出来。
 
No.3
如果觉得隔代养育不好
请“make it happen”

壹念心理:疫情中很多人失去了收入,很多家庭要依靠父母的积蓄和养老金来还房贷、养孩子,维持生活。这种情况下,祖辈参与家庭生活和孩子的养育就变得不可避免。在隔代养育中,我们会发现很多祖辈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,没经验、没精力,同时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溺爱,或者过度照顾等情况,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冲突。想请刘丹老师谈谈关于隔代抚养的问题。

刘丹:隔代养育是中国的特色,这个特色也没有太多不好,因为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被祖父母养育大的,当然它一定是有不完美的部分。

当父母说我的孩子被祖父母溺爱了,觉得这个事情不好,那就摆在桌面上去谈。当我们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养的时候,我们不能完全撒手不管,要懂得列出条款,约法三章,不能说过了很多年后说你做得不好。

对于孩子来讲,也有一些是明确不可以的,一定要列出来,甚至可以贴到墙上。我们刚才说过,异性父母在孩子 7 岁之后,就不可以再给他洗澡了。那么假如女孩子都 10 岁了,祖父母辈的异性还去给她洗澡,家人立刻要平静地、温和并明确地告诉老人,不能再给孩子洗澡了。然后也要告诉孩子,当异性碰你的身体的时候,你要说不,这是要非常明确去教的。

我们中国人常常是这样子,就是经常忍了很久后说:我已经忍了你 10 年了。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。你要在最初发生的时候,就要连续强调 3 次,让大家都知道它是个重要的事情,这就是 make it happen。

使它发生,使它确定下来,而不是停在你脑子里忍耐很久。

如果你忍耐,就说明这事儿不重要。END

👇扫码领取直播回放👇
 


对谈嘉宾 | 刘丹、何洁
主持人 | 吕鸿娟
撰文 | 商博良

上一篇: 困在原生家庭里的王朔:“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"

下一篇: 【大湾区行业发展】第二届大湾区心理行业交流会暨心理创业联盟发布会全程高能回顾

他们还在看

“渴望爱,却充满回避和焦虑”:恐惧型依恋者的6个迹象

到底要多难过,才应该去做心理咨询? | 线上咨询预约

那些「童年阴影」真的消失了吗?

壹念心理对谈刘丹博士:疫情导致了隔离,但也促进了关系的发展
时间· 2024-01-24 10:38:20


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组织,也是联系最紧密的社会组织。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说,人活着的动力是为了寻求关系。那么,家庭中的关系就可以被理解为,最早也是最多影响一个人的环境,父母是最多最深影响一个人的客体。

近些年「原生家庭」成为一个被大众关注的焦点,关于原生家庭如何养育孩子,以及对孩子造成的各种影响等话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。

那么家庭是如何对每个家庭成员造成影响,家庭里的动力和模式又是如何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,一代代的传递和运转的呢?

12月27日,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博士、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心理系统督导师、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副主席刘丹老师,共同聊一聊「疫情之下,中国式家庭的挑战及应对方式」。


No.1
疫情让我们隔离,
也让我们建立起了新的关系

壹念心理:在疫情下,当代的年轻人的婚恋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比如有一个演员叫朱珠,她曾表示疫情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,如果没有这场危机自己可能不会结婚生孩子,还独自一个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漂泊。是疫情,让她停下了脚步,可以和一个人发展一段深刻的关系。

但也有人说,在自己最青春年少的这几年,都被关在家里,无法出去交友,恋爱,表达着深深的遗憾。刘丹老师如何看待疫情对年轻人的婚恋观产生的影响?


刘丹:其实家长常常以为孩子不结婚、不恋爱或者不要孩子,是特别个人化的一个事情。实际上我们要把这些看起来是个人的事情,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里去看。

比如生育率、结婚率下降,它是跟经济快速发展,城市化进展加速是有关系的。得益于这种社会发展,人们跟别人都不用太联系,只是依靠外卖,依靠网络就可以独立生活得很好。当然它也会带来一些弊端,你跟你的邻居可能都不沟通,同样年轻人跟父母也会沟通越来越少。

但是最近几年我们的生活又面临着巨大的变化,那就是疫情的威胁。这个时候很多的防控措施导致人们彼此隔离,这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出门,有些东西就买不到了。

在这样的时刻,邻里之间能够快速地建立起新的亲密关系,从而使原来的人际关系壁垒被打破。这种关系,走出了原来的家庭关系,跟你附近的人,甚至包括同事、邻居都变得更亲了。这是一个大的社会发展。

回到我们个人来,我们明显地会感觉到,个体独立生存这样的一种状态被打破了。

比如感冒药,当你没有的时候,你可能有钱也买不了,但你的邻居可以帮你。像这样的情况,会让我们对人和人的关系有了重新的切身体会。甚至有的人好几天没吃的了,邻居给送东西吃,让他重新感到家的温暖。这样巨大的、深刻的和长远的影响,我觉得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。像刚才举例的朱珠,她作为现代人,作为一个明星,说出了很多人的感受。

在这一刻,人和人的连接是更亲密的,更被需要的,更重要的。我觉得疫情之后,人们会变得更珍惜生命,更珍惜亲人,更珍惜当下的时光,更愿意回家去看看。这是坏事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。

No.2
如何看待家庭中,
父母和孩子的边界感?

壹念心理:疫情让很多人都只能待在家里,父母不能上班,孩子不能上学,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迅速减少。同时,孩子上网课又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和烦躁。这时候,家庭中的边界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。刘丹老师如何看待在这个特殊时期的边界问题呢?
 
刘丹:疫情期间,的确在空间上父母和孩子太多的重合在一起。很多孩子上网课的时候,家人会跑到网课的镜头里,说我看看你到底在干什么;还有拿孩子的手机检查;孩子有些东西藏起来,父母就把它给翻出来,比如日记本,看看孩子写了什么。这些都是突破边界的事情。

但是边界感真的很重要。具体怎么做呢?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。记住这句话:孩子越小,独立的时间可以短一点,但是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,就一定给他独立的时间和空间。如果他有独立的房间,一定要在某些时候,他是可以被允许独自待在房间的。

有一些家庭觉得孩子不听话,不让他把门锁起来。这样只会适得其反,孩子越没有独立空间,越容易为了维护他的边界而反抗,从而产生更多问题行为。

即便是家里边没有特别多的空间,也仍然要准备一个角落,比如阳台。有些人就是想要安静一会而不被打扰,哪怕是挂个帘子,上面写「我想静静,其他人请勿打扰」都可以,都代表了对于个人边界的尊重。

壹念心理:经常会有家长这样问:你们总是在说要有界限,可是这个界限到底在哪里?为什么我学习完了,反而感觉怎么做都不对,深了不行,浅了不行。您能不能跟大家讲讲,如何界定这个界限,或者说,家长不清楚界限在哪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
刘丹:你像小孩子出生以后,爸爸妈妈都可以给他洗澡,每天给他按摩身体。但是他到了三五岁之后,异性的家长就不好再给他洗澡了。

很多孩子一般到了 10 岁左右,有的孩子更早, 7 岁左右,哪怕是同性的父母他也不允许碰,他来说我自己洗澡。这就是身体的物理边界

然后是心理的边界,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,每天有什么时间,有什么地点,是孩子不希望家长干预的,那这就是一个心理边界。

其次,父母要确保家里有一个地方,并且和青春期的孩子讲好,家里有什么地方是产生亲子冲突的时候,想要去躲进去,自己心情能好的地方。并且让孩子命名,比如安全基地、情感小屋或者安全岛。但同时也要设立一个时间的边界,就是你待多久就要出来。
 
No.3
如果觉得隔代养育不好
请“make it happen”

壹念心理:疫情中很多人失去了收入,很多家庭要依靠父母的积蓄和养老金来还房贷、养孩子,维持生活。这种情况下,祖辈参与家庭生活和孩子的养育就变得不可避免。在隔代养育中,我们会发现很多祖辈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,没经验、没精力,同时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溺爱,或者过度照顾等情况,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冲突。想请刘丹老师谈谈关于隔代抚养的问题。

刘丹:隔代养育是中国的特色,这个特色也没有太多不好,因为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被祖父母养育大的,当然它一定是有不完美的部分。

当父母说我的孩子被祖父母溺爱了,觉得这个事情不好,那就摆在桌面上去谈。当我们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养的时候,我们不能完全撒手不管,要懂得列出条款,约法三章,不能说过了很多年后说你做得不好。

对于孩子来讲,也有一些是明确不可以的,一定要列出来,甚至可以贴到墙上。我们刚才说过,异性父母在孩子 7 岁之后,就不可以再给他洗澡了。那么假如女孩子都 10 岁了,祖父母辈的异性还去给她洗澡,家人立刻要平静地、温和并明确地告诉老人,不能再给孩子洗澡了。然后也要告诉孩子,当异性碰你的身体的时候,你要说不,这是要非常明确去教的。

我们中国人常常是这样子,就是经常忍了很久后说:我已经忍了你 10 年了。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。你要在最初发生的时候,就要连续强调 3 次,让大家都知道它是个重要的事情,这就是 make it happen。

使它发生,使它确定下来,而不是停在你脑子里忍耐很久。

如果你忍耐,就说明这事儿不重要。END

👇扫码领取直播回放👇
 


对谈嘉宾 | 刘丹、何洁
主持人 | 吕鸿娟
撰文 | 商博良